close

CTI叫做 相對漏電起痕指數英語: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,縮寫為 CTI ),是用來度量絕緣材料的電擊穿(電痕破壞)性能的指數,是針對一般家電類用品或其他高電壓(110V,220V)電器品,所用單面基材板之品質測試項目。

此測試是模擬電路板在使用環境中遭到污染,致使板面線路間距 處出現漏電短路且發熱燒焦的情形。

在IEC 60112標準明確地說明了其測試方法,測試的方法是在裸基材的版面上,在相距 4mm 之兩點,以 60 度的方向在 100g 的力量下次入板材。 電極尖端之錐度 30°,刺定後在兩點之間不斷滴下 0.1%的氯化氨溶液,每 30 秒 1 滴,並通入高 電壓(100-600V)之交流電(AC)進行試驗。可先試用 300V 並使出現 1 安培的電流。因板面上已有 氯化氨溶液,故通電中會出現電阻而發熱,逐使溶液備蒸發掉,於是又續滴下溶液直到 50 滴時, 看看板材本身會不會漏電。一旦絕緣板材出現 0.1A 的漏電並超過 0.5 秒以上者,即紀錄為故障 (Failure,此時蜂鳴器會發出叫聲),測試儀器也會自動記錄下發生故障時已滴下的總滴數。

板材 CTI 的品質是指 50 滴仍未故障者,其所呈現的外加電壓數值。若上述 300V 可順利過關時, 還可再增加電壓為 400V,500V,或 600V 等,直到出現故障前之最高電壓,即為該板材的 CTI 數據。 一般規定 FR-4 的及格標準是 200-400V,而 CEM-1 也是 200-400V,但日本業界有時會 要求到 800V 之嚴格標

(CTI實際測試方試如以下影片)

 

IEC-STD-112 中,CTI的材料分組如下;

相對漏電起痕指數(CTI) 材料分組
600 ≤ CTI 0
400 ≤ CTI < 599 1
250 ≤ CTI < 399 2
175 ≤ CTI < 249 3
100 ≤ CTI < 174 4
CTI <100 5

而根據IEC 60601-1:2005( 醫療電子器材基本安全要求 )的標準8.9.1.7 Table 9中,材料分組如下表所示:

測試方式也是採用IEC60112的測試方法

相對漏電起痕指數(CTI) 材料分組
600 ≤ CTI I
400 ≤ CTI < 600 II
175 ≤ CTI < 400 IIIa
100 ≤ CTI < 175 IIIb

相對漏電起痕指數常被用於電氣設備的電氣安全評估,包括保險商實驗室在內的世界各大實驗室均依此對設備進行評估。設備的帶電導體間,尤其是高壓部件或者可被人體觸碰的導體間,絕緣材料所要求的最小爬電比距與絕緣體的CTI值有關。同時,在電路板的內層導體間根據CTI保持相應距離有助於降低起火風險

1, 爬電比距要求取決於材料的CTI值。

2, 如果材料的材質是未知的時候,材料分組將被認定為IIIb

3, 玻璃、陶瓷等表面不會擊穿的無機材料並沒有CTI值的要求。

材料的CTI值與其絕緣性能成正相關。而關於間隙距離,高CTI值意味著要求的爬電距離更低,兩個導體間的距離會更近。

 

而還有一種叫PTI 保證耐漏電起痕指數 (Proof tracking index)。試驗方法本身與CTI相同。目前,對每一個耐壓值從0到5進行分級。PTI與CTI的不同之處在于:CTI改變施加的電壓,求得材料的最大耐壓值,從而決定起痕指數。 而PTI所試驗的電壓是一個點,只表示該點是否能耐受住電壓。換言之,假設PTI為150V,則說明該材料的漏電起痕性能耐受到150V,而且實際中可能比該值還高。另一方面,由于CTI求的是最大耐壓值,不會具有大于標注值的實力。

(PTI實際測試方試如以下影片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ic 的頭像
    Vic

    Vic 的部落格

   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